学院新闻

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| 学院新闻 | 正文

思政论坛:走向第三种科学—地方性科学

发布日期:2017年09月26日 10:44 浏览次数:

 921日下午三点,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肖显静在教学楼A610为政治学院师生做了“走向第三种科学:地方性科学”的讲座。讲座由严火其教授主持,严老师简要介绍了肖显静教授的杰出学术成就,讲座围绕“让科学‘回归’自然、‘顺应’自然、大力发展直接‘面向’自然,对自然自身展开研究的‘地方性科学’”这一主题展开。 

 开宗明义,肖显静教授指出问题的提出及其思路:在现代,近现代科学受到各个层面的评判:“求力”的科学:“求权”的科学。科学的“求力”、“求利”、“求权”有其好的一面,但也有其不好的一面,会造成“科学与人文的冲突”、“科学与自然的冲突”,由此受到人们的批判。某些人文主义者利奥塔、福柯、罗蒂等主要从“科学与人文的冲突”视角来进行,反映“后现代科学”的概念,试图凭借对科学真理性和权威性的否定,实现“科学主义”的祛除,消除科学对人文的僭越,“把科学的还给科学,把人文的还给人文”。自然主义者或者环保主义者则是从“科学与自然的冲突”进行。他们一般崇尚“回归古代科学传统”,即走向“地方性知识”、“博物学”等古代科学形态。

   “第一种科学”即为古代科学传统,虽然可能暂时有利于环境保护,但是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,最终也不能保护环境。

   “第二种科学”为近现代科学,其“建构”(实验室‘事实建构’和数字抽象的‘理论建构’)与“规训”(包括实验室认识过程中的‘规训’和科学应用过程中的‘规训’),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。

   “第三种科学”出于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”,一改近现代科学经济发展,能够保护环境,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科学。 

 回归“第一种科学”:环保但不经济。回归“第一种科学”,即“回归古代科学传统”。在我国学者那里,主要指向“地方性知识”和“博物学”。

 回归“地方性知识”,有其文化的限制及其局限。回归“地方性知识”有利于环保,但是,由于“地方性知识”是一种地域性的知识、经验性的知识、情境性的知识、文化性的知识.......,是一种文化体系,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,因此,要想更好地发挥“地方性知识”保护环境的作用,就必须在那样的文化那样的知识形态下进行实践。不过,这不可能。现在普遍做的是:在现代文化的背景下,运用近现代科学(第二种科学),对“地方性知识”的机理加以科学阐述,改进其操作,使之标准化、精确化、操作化,以最终达到顺利传播、继承、发扬和贯彻应用的目的。

    由于近现代科学的范式与地方性知识的范式是不一样的,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可通约性,即存在着内矛盾,因此,这样的改造只能是“脱胎换骨”的、“祛情景化的”、“脱域”和“重塑”,是对“地方性知识”的“祛魅”,结果导致了经过改造后的“地方性知识”就不是原先的“地方性知识”,而是近现代科学化了的“地方性知识”,而是近现代科学化了的“地方性知识”,其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根基,原有的保护生态的效用会大打折扣甚至失败。

    这是其一。其二,西方学者谢巴德·克雷奇(S.Krech.)曾针对美洲土著民族进行调查,结果显示,他们普遍是生态学家,但是,对于他们是否是自然的保护者,答案大部分是否定的。

 回归“博物学传统”,有其方法的限制及其局限。肖教授说,对于回归“博物学传统”,我国某些学者大家赞赏。如有学者认为:博物学能够拯救人类灵魂,是比较完善的科学;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,应该中兴博物学。甚至有学者认为: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博物学传统;中国古代的科学本质上是博物学,应该用这一新纲领来重写中国古代科学史;中国博物学传统具有世界价值,要重建中国博物学传统。中国作为独特的博物大国,其博物经验具有实践性、体知性、伦理性等特点,具有不可穷竭的价值,可以滋养和引导我们走向建设性的未来。这些都有一定道理,给我们以深刻启发。甚至在今天,认为博物学对于生态学学科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当将这样的人工自然规律或科学规律应用于生产时,就生产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来。这一方面能够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要,但也可能造成环境破坏。

  回归“第一种科学”——环保但不经济。比如科学技术论的“实验室建构”。科学家更多时候不是直接面向大自然、去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的自然规律,而是在特定的实验室人工背景下,利用一定的实验仪器,渗透一定的科学理论,对处理过的对象(很多时候是人工实验对象或规律。这是“发明”基础上的“发现”,即在建构科学事实或科学规律上再“发现”这样的规律。这样的规律不是自然规律,而是人工规律或人工自然规律,即如果没有实验者如此这般地实验,则这样的规律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。

  分析“地方性科学”,它的最大特点是“回归自然”和“顺应自然”。走向第三种科学——地方性科学,是历史的必然,科学的责任,建设生态文明的必须。试图通过发展“第二种科学”来解决环境问题是行不通的。要解决科学应用造成的环境问题,就必须改变近现代科学“建构”和“规训”的性质。主题报告后,严火其老师对这次讲座做了点评并参与讨论,科哲的同学也和肖教授进行了一些有启发的讨论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Baidu
sogou